聯統日報有限公司. 地址:花蓮縣花蓮市和平路336號1樓之1 電話:038356141-3 hualien.info@gmail.com

2017年3月6日 星期一

調節自己的情緒-漁 樵 閒 話

調節自己的情緒 在古老的西藏,有一個叫阿地巴的人,他有一種與人不同的怪異動作,就是每次生氣與人爭執的時候,就以極快的速度跑回家,繞著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然後坐在門前大石頭上喘氣。   阿地巴工作勤勞,他的房子越蓋越大,土地也越拚越廣;但是,他這個一生氣就轉著房子和農地跑的習慣,數十年來未曾改變。   所有認識他的人,心裡都很納悶,他也不願說清楚。   直到阿地巴老了,偶而也會在屋外走幾圈。因為他老了,也跑不太動,走路比較不費力氣。   有一天,他的孫子附在他耳邊懇求:「爺爺,您以前常在屋外跑,現在都是用走路走幾圈,這到底是為什麼啊!」   阿地巴經不起乖孫的撒嬌懇求,終於說出隱藏在心中大半輩子的秘密。他說:「年輕時,我一跟人吵架爭論,就生氣地繞著房子和土地跑三圈。邊跑邊想:我的房子這麼小,土地這麼少,我哪有資格去和別人理論?一想到這裡,氣就消了,振作起來努力工作。」   孫子又問:「那爺爺現在年紀大了,也有房有地,為什麼也在屋外走幾圈呢?」   阿地巴莞爾而答:「我現在有時也還會生氣,但是跑不動了,就改用走路。我邊走邊想:我的房子那麼大,土地也這麼多,我又何必跟人計較?一想到這裡,氣也就消了。」   深諳人生智慧的人,他懂得適時調節自己的情緒,知道用積極的心態去想問題,從而得...

魏嘉賢推動長照政策 詹啟賢肯定施政作為

魏嘉賢推動長照政策 詹啟賢肯定施政作為 記者張麗英/報導   國民黨前副主席詹啟賢三月三日拜會花蓮市長魏嘉賢,對於當前最受關注的長照議題互作探討之外,也提到花蓮目前的觀光現況。魏市長表示,詹副主席之前曾經向他建議在社區推動長照的想法,目前他也正積極朝這方向來規劃,希望有機會能爭取到C級巷弄長照站在花蓮市設置。   詹副主席偕同前澎湖縣長賴峰偉、國民黨前花蓮縣黨部主委楊博仁等人來到花蓮市公所,受到魏市長、主任秘書翁美華與市公所員工熱情歡迎。詹啟賢說,此次拜會主要是想了解魏市長的施政現況之外,也要為他此次參選國民黨黨主席,爭取同樣也是黨員的魏市長等人支持。   在晤談中,詹啟賢先關切花蓮的觀光現況,因為他從新聞媒體裡獲知花蓮的觀光客源幾乎掉了一半。魏市長說,花蓮觀光業的確幾乎進入寒冬,主要是陸客團減少不少,不過要提振觀光,除了公部門的資源挹注與輔導轉型之外,他認為業者自己也要有突破窠臼的動能,他以東大門原住民一條街日前到花蓮市公所拜會時曾提到要辦理原住民創意料理競賽的想法,這就是一個擺脫...

縣議會國民黨團呼籲蔡政府「愛花蓮 救觀光」

縣議會國民黨團呼籲蔡政府「愛花蓮 救觀光」 記者張麗英/報導   由於去年520後花蓮觀光業受到嚴重衝擊,花蓮縣議會國民黨黨團於3日由黨團書記長張智冠領銜,縣議員楊文值、何禮臺、謝國榮、李秋旺、施慧萍、林宗坤、游淑貞、張正治、葉鯤璟、潘富民、萬榮財、陳建忠、陳英妹、陳長明等共同發出聲明,呼籲中央政府應正視花蓮各項產業目前的慘況,並拿出具體辦法救觀光產業。   聲明稿指出,日前228連假,本縣的民進黨立法委員蕭美琴女士在臉書PO文,「連假期間外出跑行程,花蓮的車潮真的爆多且很塞車。很多餐廳也是熱鬧滿滿。是花蓮人都不約而同出門,還是外地來的自由行和國旅客增加了?」黨團對此,一方面很感慨或許蕭委員在北部的公務繁忙對花蓮現況的理解與縣民已有落差,另一方面也擔心這則新聞在媒體發酵,甚至在部分「網路鄉民」的加油添醋下,讓外地民眾有錯誤的認知,因此黨團決定發出聲明以正視聽。尤其花蓮人的生計倚靠觀光及週邊相關產業比重極高,在陸客人數大幅減少後,只靠外縣市的遊客在連假與年節的國內旅遊,尚遠不足以支撐整體產業。   張智冠表示,確實在連假時花蓮的觀光人潮仍十分可觀,但以春節假期來看,105年的春節假期在2月份,當月份各風景區的觀光人次統計有135萬餘人次,但今年春節假期的一月份卻萎縮到108萬餘人次...

花蓮市第二屆吉祥物徵選延至三月底收件

花蓮市第二屆吉祥物徵選延至三月底收件 記者張麗英/報導   花蓮市公所第二屆吉祥物徵選活動期間由於正逢農曆春節,及校園放假,不少民眾忙於整理家園,有些學生則因為有旅遊規劃,因此向市公所反映希望能將這項活動收件日期延後。對此,市公所表示從善如流,將原本二月底收件時間延至三月底,歡迎對繪圖設計有興趣的民眾踴躍投稿,第一名可獲兩萬元禮券。   市公所表示,徵選吉祥物除了要為Young小子找個伴之外,也要藉此展現花蓮市的精神與內涵,透過親切活潑的表現方式讓花蓮鄉親及觀光客認識美麗的花蓮。   吉祥物是形象品牌的呈現方式,更是城市獨特的文化魅力的體現,可愛形象不僅能深入民心、更讓人易留下深刻的印象,市公所徵選代表花蓮市特色的吉祥物,希望透過吉祥物來呈現城市品牌形象、協助行銷花蓮市宣傳市政。   徵選作品必須為平面數位方式創作,不可使用手工繪稿,設計作品以「吉祥物設計」為主,可為台灣原生動物,如活潑Q版動物或運動風格元素,以表達花蓮市公所精神的形式,參賽者可依設計考量加入Logo,或不加入亦可。   作品應兼顧簡潔、明確意涵表達之外,設計必須考量放大、縮小,並可用於各式材質文宣、網站等製作且能明顯識別,設計造形不侷限類型,但應符合社會和法律善良風俗習慣。評分項目包含主題意象表達四○%、視覺效...

原民會主委會勘「花蓮縣豐羽計畫」基地

原民會主委會勘「花蓮縣豐羽計畫」基地 記者張麗英/報導   花東地區綜合發展實施方案-豐羽計畫於4日實施會勘,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夷將‧拔路兒前往計畫基地現勘並聽取簡報,主委當眾宣布正式核定豐羽計畫可行性評估報告書,對豐羽計畫付諸實現往前邁進一大步。   縣府原住民行政處處長陳建村簡報指出,豐羽計畫係本縣花東地區綜合發展實施方案之旗艦計畫,而本縣光復鄉擁有馬太鞍、太巴塱兩個全國最大的阿美族部落,太巴塱部落之祭祀廣場已興建完成,另有花東基金核定之太巴塱部落驛站計畫在規劃執行中,因此縣府極力爭取馬太鞍部落的豐羽計畫獲得核定,俾用心打造全臺灣第一座以阿美族為主題的特色園區。   計畫基地位於台九線光復鄉中油加油站旁之部落豐年祭場地及周邊土地,面積合計近1.6公頃,經縣府原民處與部落族人前後召開六次說明會,確定保留原有祭場及槌球空間,並增設看台、產業市集及文化館等相關設施。經委託專業建築師初步規劃,馬太鞍文化館主建物包含阿美族文化展陳區、表演廳、數位體驗空間、多媒體視聽室及餐廳等,適合親子共遊並體驗花蓮原住民族深厚文化底蘊的部落新美學。   豐羽計畫總經費約需1億9千萬元,為了讓中央原民會瞭解花蓮在地對豐羽計畫殷切期盼,立委徐榛蔚、鄭天財、Kolas...

民德社區研習 魏嘉賢不忘宣導長照政策

民德社區研習 魏嘉賢不忘宣導長照政策 記者張麗英/報導   花蓮市民德社區三月三日為社區婦女舉辦插花研習課程,邀請花蓮縣插花協會理事長趙郁真指導,市長魏嘉賢到場致詞不忘向社區宣導長照政策,他說,社區走向巷弄長照站將會是未來趨勢,因此各社區要做好準備,才能無縫接軌推行。   三十多名社區婦女三日一早就到花蓮縣環境教育中心的永續教室,民德里長周玉寶協助搬運花材,並且和志工將花材分配給各個小組,在老師指導下,施展巧手妝點「椰林風情」的花型。   魏市長八點多就到現場向學員們招呼問安,看到大家熱忱學習的精神,肯定民德社區為婦女朋友辦理研習課程的用心。市民代表許願神、黃達祥也先後抵達現場致意。   魏市長不忘向社區宣導當前最重要的長照政策,他說,許多人以為市公所現在想要推動的長照是要照顧癱瘓在床的患者,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其實長照所要詮釋的是社區整體照顧模式。   魏市長表示,因應未來政策,他有意將社區福氣站轉型為「C級巷弄長照站」,並培訓社區志工取得證照門檻,彌補照服員缺口。而長照2.0政策主要在於建構社區整體照顧模式,結合目前已建立於社區中的基礎照顧方式,發展出「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A級)」、「複合型服務中心(B級)」及「巷弄長照站(C級)」,以花蓮市而言,社區可以積極爭取巷弄長照站的...

溝仔尾來J社區體驗 認識昔日風華

溝仔尾來J社區體驗 認識昔日風華 記者張麗英/報導   為讓參與花東地區養生休閒及人才東移推動計畫105年度成果心得交流座談會的成員了解該案執行成果,主辦單位特地安排觀摩花蓮市公所執行方案之一的「溝仔尾來J」,透過專人導覽,認識街裡的過去與現在的空間,以及美食商店和人文故居。   活動以兩梯次同步以不同路徑導覽,來自花東兩縣參與養生休閒及人才東移推動計畫的鄉鎮公所均派員參加,花蓮市公所主任秘書翁美華也偕同文觀所員工全程參與。   溝仔尾來J是花蓮市公所為打造深具人文特色的觀光城市,在民國103年向營建署爭取並連續兩年獲得內政部營建署「看見山海之城──後山人才洄游計畫」補助,以發掘觀光潛力點來推動專業換宿,引入外部專業人力,讓老社區翻轉重生。  在o'rip生活旅人的協助下,以溝仔尾為示範點,推動「溝仔尾來J|歲月留影、巷弄穿行」,並有二十多名大專青年與社區志工加入溝仔尾歷史研習工作坊。   這群年輕朋友與計工社區發展協會合作,展開「歲月留影,巷弄穿行」街區策展行動,他們從踏尋、採訪、閱讀相關文獻等行動,進行店家的歷史資料蒐集,藉由逐一空間點的呈現,帶領外界觸及溝仔尾舊街的歷史風華。   溝仔尾來J的「J」指的是「坐」意思,而在街區的小旅行,除了老街店家之外,還介紹自由大排的源流來...

花東地區養生休閒及人才東移推動計畫 105年度成果心得交流座談會

花東地區養生休閒及人才東移推動計畫105年度成果心得交流座談會 記者張麗英/報導   內政部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三月四日在花蓮文化創意園區舉辨花東地區養生休閒及人才東移推動計畫105年度成果心得交流座談會,邀請花蓮市公所等單位分享執行成果。市長魏嘉賢也應邀與談分享,他表示,軟性工作無法立竿見影,但卻需要醞釀發酵,希望年輕朋友能夠回到家鄉,共同推動產業發展。   這埸成果座談會由內政部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主辧,台灣城鄉發展學會承辦,花蓮市公所與o'rip生活旅人協辦。與會包括城鄉發展分署長陳繼鳴、花蓮市長魏嘉賢、花蓮縣政府秘書陳德惠、花蓮市公所主任秘書翁美華、立委徐榛蔚花蓮服務處主任明良臻、蕭美琴花蓮服務處執行長陳志強、高潞•以用立委辦公室助理張馨云、陳瑩花蓮服務處助理吳國民等多人。   城鄉發展分署於103-105年辦理「花東地區養生休閒及人才東移推動計畫」,總計有12個鄉鎮公所爭取,補助目的在於透過在地鄉鎮公所的協助,讓在地青年、產業、文化、教育、如青年流失、人口老化、產業活化等課題,透過補助計畫嘗試連結居民,讓地方公民的力量能夠集中,以創意、創新的方式整合成在地聯絡網平台。   陳繼鳴說,這項計畫屬於軟性工程,透過網絡平台建構,讓全台民眾可以取得訊息,來到花蓮可以了解當地的發展,...

訪談百名台灣兒童面臨暴力的心聲 插畫家馬克、Cherng、Duncan親見印度兒童走出暴力 活出生命希望

訪談百名台灣兒童面臨暴力的心聲插畫家馬克、Cherng、Duncan親見印度兒童走出暴力 活出生命希望 記者陳品雯/報導   對兒童的暴力行為,除了打罵、霸凌、歧視,包括童婚、童工、人口販運等,都是兒童受暴的形式。根據聯合國統計,全球有10億兒童面臨各種形式的暴力威脅,每5分鐘就有1名兒童因「暴力」離開人世。因此2017年,聯合國與包括世界展望會在內的六個大型兒童關懷機構合作,在全球發起「終止兒童受暴 你我挺身做到(End Violence Against Children)」行動,要以各種預防、發展、保護、倡導等工作,致力於2030年前,終止兒童受暴力侵害。   台灣世界展望會即日起參與起跑「終止兒童受暴 你我挺身做到」全球行動,除了持續強化國內外兒少保護服務工作,亦公布100名「台灣兒童暴力經驗訪談」結果,發現孩子們心目中最害怕的暴力類型為肢體暴力,而且非都會區的孩子遭遇暴力時較傾向不對外求助。此外,知名插畫家馬克、Cherng與Duncan也分享他們於二月底前往印度,看見開發中國家兒童所面臨更嚴峻的童婚、童工、女童權利等暴力問題,及展望會協助孩子遠離受暴危機、活出自信邁向未來。Duncan回憶:「許多小朋友告訴我們,他們的願望是將來能幫助其他人;而我們只要舉手之勞,就可以幫他們實現願望!」而馬克看見原為印度賤民階級的孩子,在接受資助多年、完成學業後,成為工程師、美容師、會計等,「兒童的工作是上學,而大人的工作,就是讓兒童專心做他們的工作!」回台後旋即資助三名兒童的Cherng也表示:「讓孩子學習一技之長,就可使他們發揮才能、擁有自信!只要多一分參與,就多一個孩子看見希望。」 「終止兒童受暴」系列活動開跑...

部落警政集思廣益 深入偏鄉反毒

部落警政集思廣益 深入偏鄉反毒 記者潘青/報導   邇來新興毒品層出不窮的以仿真品樣貌出現在市面上,甚至逐漸流入偏鄉及校園,造成許多社會問題,僅就查緝毒品已無法從根本解決問題,玉里警分局長鍾德勳4日偕同偵查隊前往拜訪卓溪鄉長呂必賢、衛生所醫師陳志偉及蘆葦營身心恢復協會負責人等,希望結合政府與部落之力量,讓地方民眾了解到毒品之危害性、辨識度及相關知能,並加強毒品防治宣導,從地方上澈底斷絕毒品戕害。   吸引民眾接觸毒品原因有很多,像是地方上青少年聚集就很容易因同儕壓力、好奇心等因素,開始抽菸、酗酒甚至接觸毒品;也有販毒集團透過提供毒品給偏鄉山區居民或是青少年,待吸食成癮,再吸收他們成為下線,或是利用其偷竊來換取毒品,為了協助偏鄉民眾遠離毒害,警方希望結合部落、社區等力量,讓民眾動起來,一起打反毒戰爭,還給地方純樸的生活環境。   鍾分局長表示,部落警政主要概念是促進部落、政府與警察三者之間的夥伴關係,以問題為導向主動發掘毒品問題,透過部落、教育、衛生、社會等單位與警察間相互協助,澈底解...

賞鯨船發現浮屍 海巡助落海民眾返家

賞鯨船發現浮屍 海巡助落海民眾返家 記者吳佳俊/報導   發生於2月28日下午15時28分,在花蓮美崙鼻外1.2浬海域翻覆「東吉」號膠筏之落海民眾,在3月4日上午10時20分,由花蓮籍「盛達號」漁船在七星潭外1.4浬海域,發現一具漂流大體,經海洋巡防總局花蓮海巡隊線上2067艇緊急前往處置,勤務人員將其打撈至艇上後,火速於12時2分趕返花蓮港隊部碼頭,經家屬指認後,確為落海失蹤之謝姓民眾。   本案自發生以來,計有花蓮海巡隊、東部地區機動海巡隊、岸巡八三大隊、花蓮港務消防隊、花蓮空勤組及花蓮縣緊急救難協會等救難單位,秉持「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救難精神,動員最大救援能量(巡防艦2航次、巡防艇14航次共104人,空勤組直升機7架次14人)三天以來持續24小時展開救援行動。   賞鯨船業者呂世明表示,4日上午約9時左右,在七星潭附近海面發現一具浮屍,賞鯨船載的是東南亞遊客,和台灣習俗差不多,認為這也是一件功德;依據討海人習俗,停留半小時祝禱,同時通報海巡隊和相關單位。   呂世明說,賞鯨...

砂石車司機困輪間 消防人員急搶救

砂石車司機困輪間 消防人員急搶救 記者吳佳俊/報導   花蓮縣消防局勤務指揮中心於3日下午17時許,接獲民眾報案稱於壽豐鄉一處砂石場有施工人員受困於砂石車輪胎間、意識不清,接獲報案後勤務中心隨即指派壽豐及鳳林分隊救災人車前往救援。   第一梯次的救援人員到達後發現,該名民眾受困於砂石車後輪之隙縫間,且已無意識、呼吸、心跳,立即由壽豐分隊分隊長擔任指揮官,分配所屬同仁展開救援行動,首先由救護人員為傷患建立靜脈輸液管道,再由前來支援的義消同仁與警消配合進行搶救作業,並利用現場機具將砂石車後輪拆除,順利將患者脫困,施以CPR急救送往花蓮慈濟醫院救治,經送醫搶救後仍傷重不治。   此次救援仰賴同仁平日勤訓精練,才得以在最短時間將患者脫困,消防局長林文瑞表示,在平日的訓練中,即要求同仁須落實各式救援器材的操作,就是希望在意外發生時,同仁能夠迅速且確實的將患者脫離險境,未來將賡續要求同仁落實各項訓練,以確保縣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圖:警消人員評估傷患情況,欲用機具將砂石車後輪拆除救出受困傷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