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統日報有限公司. 地址:花蓮縣花蓮市和平路336號1樓之1 電話:038356141-3 hualien.info@gmail.com

2017年7月3日 星期一

紅面鴨Fun暑假熱鬧開幕 傅邀鄉親同樂

紅面鴨Fun暑假熱鬧開幕 傅邀鄉親同樂 記者張麗英/報導   「2017紅面鴨Fun暑假」開幕典禮1日於鯉魚潭盛大登場,吸引大批人潮參觀,現場氣氛熱鬧非凡。花蓮縣長傅崐萁出席為活動揭開序幕,邀請全國鄉親即日起至8月13日蒞臨花蓮,欣賞紅面鴨家族、絢麗水舞與山水實境秀,一起開心過暑假!   今年活動亮點「山水實境秀~奇萊傳說II」於今日全台首演,由在地原住民舞者演繹,結合小巨蛋演唱會等級的華麗舞台燈光特效,與60米寬的大型戶外水幕,呈現人與水共舞的劇場畫面,震撼全場。   縣府觀光處代理處長彭偉族表示,紅面鴨是花蓮觀光大使,今年活動結合現代科技及在地原住民人文風情,以舞蹈激盪出人水共舞的火花,絕對令國內外旅客耳目一新。此外,水舞秀也很有看頭,引進量身打造的3D投影,融合花蓮百景意象,打造絢麗奪目的「水漾洄瀾」。   今年紅面鴨家族再添生力軍,一組移動的鴨鴨兄妹首度現身鯉魚潭迎賓,母鴨帶小鴨的壯觀模樣,讓遊客爭相拍照。為歡迎遊客,開幕現場準備1000份限量紅面鴨見面禮發送,也令幸運拿到的遊客直呼可愛。   彭偉族提醒,為方便長者及行動不便遊客參與盛事,活動期間會場設立愛心上下車處,歡迎有需要的遊客多加利用。   「2017紅面鴨Fun暑假」水舞秀展演場次為每日晚上7:00、9:00,每場次12分鐘。山水實境秀「奇萊傳說Π」展演場次為每日晚上8:00,每場次30分鐘。更多活動詳情,請參閱以下網站:花蓮觀光資訊網http://tour-hualien.hl.gov.tw/、花蓮觀光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ltour/及紅面鴨活動官網...

花蓮區漁會歡慶漁民節 表揚模範漁民

花蓮區漁會歡慶漁民節 表揚模範漁民 記者張麗英/報導   花蓮區漁會106年慶祝漁民節暨模範漁民表揚大會1日於翰品酒店舉行,縣長傅崐萁親自表揚32位模範漁民,肯定漁民辛勤討海維生,提供消費者新鮮漁產,縣府持續協助漁會改善漁港設施,成為漁民朋友最堅實的後盾,也祝福漁民出海平安返航、滿載而歸。   傅縣長表示,近年因台灣沿海漁業資源枯竭,漁民為維持生計前往更遙遠的海域捕魚,或轉型為觀光漁業,深盼中央政府可以捍衛漁民漁權,保障漁民前往沖之鳥、釣魚台及太平島等海域作業安全,免受他國船隻驅趕追捕,守護漁民權益。   立法委員徐榛蔚則肯定縣府提出嚴謹計畫,向花東基金爭取6,100萬元,改善花蓮港及石梯港設備品質,並呼籲漁業署、海巡署捍衛漁權,讓漁民安心出海、滿載而歸。   當天與會貴賓有花蓮區漁會理事長簡光臺、常務監事張國賢、總幹事洪銘芳、全國漁會總幹事林啟滄、花蓮市長魏嘉賢、縣議員何禮臺、游淑貞、施金樹、許淑銀、笛布斯.顗賚、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許傳盛、農委會漁業署科長劉福生、縣府農業...

中國理論上失去台灣-漁 樵 閒 話

中國理論上失去台灣 「一國兩制」就是「各自表述」,你說你的,我講我的,各說各話,也就是我說:「中國是台灣的」,你也可以講「台灣是中國的」。   不過,對於台灣的地位,中國學者首度坦承:將在理論上失去台灣。   上海台灣研究所張笑天副主任指出:中國在「統一」論述下已經耗盡,很快地將在理論上失去台灣。   他說:台灣早在社會歷史的洗禮下,達成拒統之不可逆的民意共識。而中國仍聚焦於歷史、民族、文化等三大「過去式」的敘述,充斥歷史的輓歌,無法給予台灣未來的承諾。   這三大過去式,本身存在缺陷,不僅歷史細節上含混,同「血緣」的同胞論就明顯無法套用在台灣的原住民身上。類似這種論調,將中國處境推向劣勢,更忽視了國家民族認同上的可變性,只為統一而統一,最終走上失去民意之路。   台灣人的觀念上也與中國人不同。中國百姓將國家視為最高價值,而台灣民眾則視為一種選項:我可以選擇統一,但只有依託某種更高的價值才能說服我。   當台灣人以「既不曾擁有台灣,哪來失去?」作駁斥時,中國的統一論述就已在建構上失敗了。   觸目所及,似乎中國很難再找到可用的思想資源作為統一辯論。   當中國恥笑中華民國只有「兩個省」:台灣省和福建省;而福建省也只有「兩個縣」:金門縣、連江縣(馬祖),讓人聽起來蠻難受;可是,「原...

花蓮市第二場部落會議 市長歡迎族人報名照服員訓練

花蓮市第二場部落會議市長歡迎族人報名照服員訓練 記者張麗英/報導   花蓮市第二場次部落會議暨原住民法令政策宣導日前在國富活動中心舉行,與會部落包括達蘇達蘇湳、根努夷、拉署旦、新夏等,族人發言非常踴躍。市長魏嘉賢也歡迎部落族人報名參加照顧服務員訓練課程,習得一技之長並有穩定旳收入。   這場部落會議6月29日在國富活動中心舉辦,由達蘇達蘇湳部落頭目張峰嘉主持,與會包括根努夷部落頭目林男底、拉署旦頭目李吉勇、新夏部落頭目林明德和各部落族人。花蓮市長魏嘉賢偕同主任秘書翁美華與各課室主管列席,並即席回覆族人所提問題;立委鄭天財、高潞•以用特助吳沛潔、縣議員笛布斯•顗賚、市民代表李正文、李振瑋,國富里長莊萬來、國裕里長杜曉炬等也到場關切族人所提意見。   魏市長表示,市公所對於部落會議相當重視,因此各課室主管都到場列席,除了宣導市公所政策之外,也即席回覆族人所提事項,非市公所業務權限者,則會匯整之後行文給相關單位。   對於中央政府已推行的長照2.0政策,魏市長說,花蓮市公所與衛福部花蓮醫院...

花蓮市草地野餐活動 親子共享歡樂時光

花蓮市草地野餐活動 親子共享歡樂時光 記者張麗英/報導   花蓮市公所「珍惜資源愛地球」野餐活動1日下午熱鬧展開,逾千人在國福養生園區共享落日夕陽,創造夏戀美麗回憶。現場有親子大地遊戲、音樂饗宴,環保資源回收宣導,還有播放大小朋友都很喜歡的迪士尼電影《海洋奇緣》,小朋友有吃又有玩,開心在草地上奔跑,跟家人享受愉快時光。   花蓮市公所辦理的草地嬉遊野餐活動今年邁入第四年,1日下午四點起,民眾陸續來到國福養生園區,事先報名的三百人在攤位前領取餐盒,並在草地上舖好野餐墊,和家人一起共享歡樂週末。市公所現場也提供四百份的點心兌換券,讓參與活動的民眾至贊助攤位兌換小點心。   魏市長偕同主任秘書翁美華與市公所課室主管出席,並頒發感謝狀給曾師傅、杜倫先生、花蓮縣餅、翰品飯店花蓮等贊助廠商,感謝他們共襄盛舉,為這項活動帶來更多的支持,也期待參與野餐活動的花蓮鄉親都能有著美好回憶。   與會包括花蓮市代會主席蘇美珠、市民代表吳東昇、胡仁順、李振瑋、韓林梅、縣議員施金樹、花蓮縣政府秘書范姜幸玲、立委...

天空步道試營運 首日逾1500人體驗

天空步道試營運 首日逾1500人體驗 本報新聞中心/報導   花蓮縣豐濱「親不知子天空步道」7月1日起開放試營運,光是一個上午,就湧進超過1500名遊客前來體驗峭壁旁的天空步道,但兩天前道安會報建議豐濱鄉公所先改善標誌標線再開放,但鄉公所卻堅持如期試營運。鄉公所表示,步道雖位在新豐隧道南口旁,車輛直接左轉容易造成危險,鄉公所已派員在入口處進行交通指揮,防止事故發生,也要求包商盡快改善路牌標誌。   試營運前,警方與鄉公所等出入口位於台11線41公里處新豐隧道南端,車輛須向南直行到前方合適地點再迴轉,但現場標誌不夠完善,交通號誌裝設後也還沒啟用,上月29日道安會報時,警方曾建議完善後再開放,但鄉公所最後還是決定如期試營運。   鄉公所祕書林慶龍表示,因之前已對外表示進行試營運,因此討論過後,決定如期開放。鳳林警分局也派員警到現場協助指揮,以免交通事故發生。   位在台11線新豐隧道外的「親不知子斷崖」峭壁,鄉公所耗時3年的時間,用H鋼、強化玻璃打造花蓮第一條天空步道,步道總長為150公尺,一段是原有古道透過水泥加固、拓寬,另一段垂直懸空的懸崖則以鋼骨跟強化玻璃興建,距離海面約50公尺,站在步道上,昔日古道風光及海景一覽...

拒菸檳學童飆創意 創意聯想繪圖比賽

拒菸檳學童飆創意 創意聯想繪圖比賽 記者吳思怡/報導   為了讓無菸環境的觀念能從小做起!花蓮慈濟醫院落實推動無菸校園,與花蓮縣衛生局、教育處舉辦「2017年第二屆花蓮縣無菸檳家園創意聯想繪圖比賽」,受到花蓮各小學學童熱烈響應,徵得超過千件的參賽畫稿。七月一日下午,在花蓮慈院副院長許文林帶領的社區醫學部團隊、花蓮縣衛生局健康促進科科長詹瑞慧、花蓮縣教育處體育保健科科長白鴻儀、遠東百貨店長黃友誠及獲獎學童、家長的見證下,在花蓮遠東百貨舉辦頒獎典禮暨畫展開幕式。   「愈嚼愈有病、愈吸愈沒命!」圖畫紙上ㄧ具雙眼發紅的骷顱頭,看起來相當聳動。中正國小二年級的游宗浩,透過圖畫表達抽菸、吃檳榔會危害生命,拒菸檳可以擁有健康人生,大膽的配色及鮮明的主題意象,因此讓他獲得低年級組第一名。這次的繪畫比賽,在小朋友天馬行空的發想下,一顆顆的檳榔與一根根的香菸變成了煙霧、肺部造型的菸灰缸,甚至是鼻胃管,由圖像創作與文字表達能力去呈現菸害的問題,無形中也加深了孩子對於菸酒檳防制的正確觀念。   菸檳防制宣導刻不容緩,「預防與教育宣導」更是癌症防治的首要課題,近年來吸菸嚼檳年輕化問題顯著,許文林副院長表示,根據衛生福利部103年統計資料顯示,以花東國中學生吸菸率約為8.8%,與全台的國中學生吸菸率5%相比,高出3.8%;嚼檳率則是2.01%,與全台的國中學生嚼檳率相比也高出全台1.21%,隨著吸菸年齡層下降的趨勢,青少年菸害防制為現今非常重要的健康議題!   今年的比賽依據年級分有低年級、中年級與高年級組別,活動開跑即獲得各國小熱烈迴響,共計逾1000件作品參賽,日前更特聘任3名美術教師評選每組前3名、佳作與最佳潛力獎,頒獎贈送禮券與獎狀。許文林副院長表示,很高興繪畫比賽獲得學童、家長與學校的熱烈迴響,希望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健康觀念深植在孩子們心中,在重視預防勝於治療的預防醫學年代,防制菸酒檳觀念的向下扎根,不僅可讓學童從小建立     保健觀念,相信也能潛移默化影響家長和民眾。   參賽學童也描述自己的創作理念,今年高年級組第一名則是秀林國小六年級的學生Takun...

「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花蓮港1號碼頭開幕

「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花蓮港1號碼頭開幕 記者陳品雯/報導   這個暑假就來花蓮看石雕!「2017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7月1日至31日於花蓮港1號碼頭親水遊憩區盛大舉辦,7月1日(週六)晚上5時30分舉辦溫馨而隆重的開幕式,本次戶外創作營入選藝術家包括來自臺灣、日本、中國、西班牙、義大利、伊朗、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8國16位齊聚,開場演出邀請國立花蓮高工原舞隊、太魯閣族簡氏兄弟輕快歌唱,以饒富花蓮在地風味的樂舞表演歡迎來自全球各地的石雕藝術家,在現場來賓包括花蓮縣長傅崐萁、立法委員徐榛蔚、花蓮市長魏嘉賢、吉安鄉長黃馨、議員許淑銀、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副處長張登文、交通部觀光局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鯉魚潭站主任蘇振源、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花蓮分公司港務長李順益、外交部東部辦事處大使徐光普、花蓮港務警察總隊總隊長蔡丁賢、光隆企業副總經理曾俞翔、民運里里長林美靜、台鐵花蓮運務段站長陳錦貴、福容飯店協理簡櫻招與在地各藝文觀光社團理事長等,以及今年石雕藝術季總策展人邱泰洋老師與戶外創作營入選的國內外藝術家們共同見證下,點亮炫麗的「大石代」揭幕球,宣告為期一個月的石雕藝術季正式啟動。   本屆石雕藝術季主題訂為「大石代」(The...

米粑流濕地藝術季 重現里山里海之美

米粑流濕地藝術季 重現里山里海之美 記者陳奕嶙/報導   暌違五年,米粑流濕地藝術季於106年7月1日再度開幕,本年度藝術季係以「互助而後美好」為主題,活動理念係從里山精神出發,以水梯田為舞台,藝術做為橋樑,結合環境復育及美學表現,透過藝術看見人對土地的認同,由藝術敘說「社會-生態-生產」的互助關係,傳遞水梯田濕地復育的重要性及生物多樣性之美學價值。此次邀請11件充滿生命力且與大地緊密融合的藝術作品,將於花蓮豐濱鄉港口及復興部落展示,林務局及花蓮林區管理處歡迎大家親自感受與山海結合的環境藝術。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部落原本遍布著大面積的阿美族傳統水梯田,連綿在山、海之間,為東海岸獨特的文化地景,因民國70年代開始逐漸休耕,使自然與文化地景和諧共存的景像不復見。林務局自民國99年起與部落居民舒米•如妮等合作於該地推動水梯田生態復育,並以「海稻米」作為梯田復耕之稻米品牌,且應用部落傳統作物之大葉田香、輪繖草等開發文創品,提升農村生產價值和文化價值。這段由林務局與部落居民合作,將水源引回田區,回復友善農業生產及特色文化地景之過程,喚回部落居民珍惜自我土地的意識,其故事被改編並拍攝為電影《太陽的孩子》,於104年7月上映,獲得社會好評,其電影主題曲「不要放棄」亦獲105年金曲獎原住民最佳歌曲。   林務局基於港口部落水梯田的生態與景觀逐漸回復,為讓人們重新認識港口部落豐富的生態、文化、藝術底蘊,特於民國100-101年辦理「水梯田濕地生態環境裝置藝術展與音樂季」,邀請在地藝術家進行環境藝術創作,將水梯田復育與原住民土地倫理之理念推廣給社會大眾。時隔五年,本(106)年度再度復辦米耙流濕地藝術季活動,期以濕地生態與地景為基礎,藝術美學為導向,藉由海岸阿美族的文化角度和生態觀,呈現石梯坪水梯田濕地多年復育的成果,並透過藝術找回部落的傳統文化,以及人對土地、對家的認同,重建部落里山、里海精神生活的樣貌。   本次藝術活動總召集人舒米如妮表示:「米粑流(Mipaliw)是阿美族語「互助」的意思,邀請來自台灣各地的藝術家在駐村創作期間,和部落有良好的互動及協力創作,建立起深刻的友誼,非常謝謝大家給部落支持與機會,石梯坪復育區除了以友善環境的海稻米為名,更可透過藝術創作將讓地方展現更為多元豐富的景觀特色!」   一手推動港口水梯田復育計畫誕生的林務局局長林華慶對於部落的轉變,相當感動地表示:「約30多年前,還是學生時,至東海岸旅遊,對當時的水梯田美景印象深刻,可惜後來廢耕,因此五年前因應國際里山倡議趨勢,林務局與港口部落一同復育水梯田,還有花改場及東華大學等相關單位的陪伴,讓稻浪,海浪共美的文化地景,與藝術地景的結合,走出另一種永續生活的模式。本次藝術活動一半是在地藝術家,述說在地人和土地的故事,另一半的藝術家來至各地及國外,而激盪出更多的火花。」   「2017米耙流濕地藝術季」由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在花蓮縣豐濱鄉石梯坪及復興部落水梯田辦理,邀請9位國內藝術家,2位國外藝術家來到豐濱鄉港口部落、復興部落,呼應米粑流(MIPALIW互助)精神,以「大地美學」、「三生型態」、「生態旅遊」為基底,水田為舞台,藝術為媒介,「互助而美好」為核心價值進行駐村創作。11件藝術作品,分別是「輕輕落下的種子」、「謝謝你把我種下」、「minokay...

青春專案首日 玉里分局盤查取締成果豐碩

青春專案首日 玉里分局盤查取締成果豐碩 記者潘青/報導   106年暑期青春專案查緝工作從6月30日至8月31日開始執行,玉里分局30日執行專案勤務首日共投入46名警力,針對轄區青少年易危險駕車路段(4處)、青少年易聚集場所共17處進行路(臨)檢;共查獲三件違反毒品防制條例案,執行成果豐碩。   為防止青少年誤入歧途,暑假期間警察機關實施青春專案,目的在於預防青少年偏差行為及被害,並結合地方政府及民間團體力量,共同營造優質青少年成長環境,全面保護青少年安全。   玉里警分局長鍾德勳表示,本次執行106年度青春專案以「淨化妨害青少年成長環境」、「防制青少年被害」及「擴大犯罪預防宣導」為工作主軸,並規劃「防制少年施用毒品」、「避免兒少遭受性剝削」及「加強查訪妨害身心健康場所」、「防制危險駕車」為工作重點,擴大結合各項專案一同執行,運用專案執行的優勢警力,希望加強落實青少年易聚集場所查察臨檢,淨化治安環境,消弭可能發生之危害因素,全面維護青少年暑假期間安全。   玉里分局分局長鍾德勳也呼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