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超級細菌 慈院培養病毒吃細菌
記者吳思怡/報導具有多重抗藥性的超級細菌,讓人人聞之色變,尤其在醫院裡隱藏更多危機。世界衛生組織(WHO)二月廿七日公佈十二種抗藥性細菌名單,按危險程度分三級。其中被列為最危急第一級的包括鮑氏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綠膿桿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與腸道桿菌(Enterobacteriaceae)三種超級細菌,花蓮慈濟醫院病毒專家陳立光醫師,預見國際衛生防疫的困境,早已開始研究可以「吃掉」這三種細菌的「噬菌體」,並研發出「噬菌體清潔劑」,建立了超級細菌預防的方法,目前已經運用於防範花蓮慈濟醫院的院內感染措施,成效顯著。
面對世衛列為最危急第一級、具多種抗生素抗藥性、令住院病人高度致死率的三種超級細菌:鮑氏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綠膿桿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與腸道桿菌(Enterobacteriaceae),抗生素已無法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噬菌體製劑作為一種新的治療與預防消毒手段則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重視。陳立光說:「我們研發的是對抗超級細菌的清潔劑,能以此來消滅九五%的第一級超級細菌。相較之下,其他醫院就只能用一般的抗生素了」。
因為重症病人常需反覆用到不同的強效抗生素、容易培養出超級細菌。這讓加護病房成為超級細菌密度最高的地方,且近來危機愈來愈大。而鮑氏不動桿菌,正是最易產生多重抗藥性的細菌之一。花蓮慈院病毒室主任陳立光說:「病人來到醫院裡面,如果我們醫院裡面有超級細菌,讓他造成院內感染,事實上對病人是很不公平的一件事,最好就是把我們的醫院先弄得乾乾淨淨,沒有超級細菌在我們醫院裡面,那病人住進來就不會院內感染。」
目前陳立光主任研發出的噬菌體清潔劑,是將加入噬菌體的造霧機放在病房消毒,利用散發的小顆粒氣霧充滿每一個空間,讓噬菌體無孔不入,把細菌吃光光。而且要培養出足夠清潔一間加護病房所需要的噬菌體,只需要幾個小時。
「噬菌體就像是針對致病細菌的標靶藥物!」陳立光主任說,噬菌體顧名思義就是吃細菌維生,我們很精準的選用只吃會致病菌的噬菌體,不影響正常的好菌;而且噬菌體是生活環境中本來就存在的,不是基因改造或化學合成的產品,加上如果沒有細菌當食物,噬菌體就無法生長,不會造成無法控制的生長,所以,選擇用噬菌體來對抗超級細菌,是目前對人體、環境影響最小的方式。
低調投入20年歲月研究超級細菌,陳立光主任身兼第一線急診醫師、免疫學博士研究及臨床教學三個角色,為了提升病人安全,只要有需要的時候,總是能夠挺身而出。甚至在兩年前,陳立光有感於八仙塵暴的四百九十九位燒燙傷病人中,許多病人因感染綠膿桿菌後而離世,才開始積極研發綠膿桿菌的噬菌體環境清潔劑,目前也廣泛應用在病人感染綠膿桿菌的預防。
身為一個醫師,救治病人是職業,預防疾病更是種責任,陳立光主任說:「一個沒有超級細菌的醫療環境,是病人安全的基本要求。」
圖:花蓮慈濟醫院病毒專家陳立光醫師團隊。
圖:噬菌體噴霧機。
圖:團隊研發出噬菌體清潔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