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6日 星期一

移民幫助新移民!大愛精神在加拿大循環

移民幫助新移民!大愛精神在加拿大循環

   記者吳思怡/報導
  移民到別的國家,一定會有遇到艱辛的事;但如果是逃難到9385公里外的國家,那會遇到什麼狀況?
  2015年9月,一張倒在海灘上的敘利亞小男童照片,引發國際間許多國家開放敘利亞難民入境,加拿大政府也在2015年11月,開放收容2萬5千個敘利亞難民,其中少數私人擔保入境的難民,一抵達加拿大,生活立即陷入困境,因為擔保他們的,是自身難保的其他敘利亞難民。
  而一群加拿大多倫多慈濟志工,發現這樣情形後,主動伸出援手,至今陸續幫助過12個家庭,當中來自台灣的志工朱啟誠與薛穎青夫婦,12月下旬返台,分享的其中的緣由。
  朱啟誠說,今年4月,「宜家家居慈善基金會」(IKEA Foundation)宣布,將資助最貧困的敘利亞新移民每戶5000元添購傢俱,但得要透過慈善組織申請,那時加拿大慈濟分會才有機會幫助這些新移民,而為了讓這些新移民有回到家的感覺,慈濟志工也跟歐洲有經驗的志工請教敘利亞的生活飲食習慣,規劃如何接待這批在難民營待上起碼一年的難民。
  朱啟誠表示,關懷的第一批新移民,訪視後發現,他們已經吃了一個月的罐頭,而且衣服單薄,加上沒有傢俱,志工相當的不忍,於是趕緊去張羅物資,包括募二手的禦寒厚外套、二手床具等。
  而食物部分後來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有賣敘利亞難民習慣吃的長米、馬黛茶的超市,但結帳時結帳的小姐發現東方面孔不應該買這些食物,於是問志工要做什麼?當知道是要幫助敘利亞難民時,那小姐眼淚幾乎奪眶而出,後來才知道,她也是來自敘利亞,所以對志工這樣細心對待來自家鄉的難民,十分感動。
  也因為志工的真誠陪伴,當一個月後,第二批難民抵達時,第一批難民已經有人穿著背心出來當志工,幫助其他難民的溝通翻譯。
  朱啟誠說,剛開始難民也質疑為什麼志工要免費幫助他們,是不是因為要募款,但當志工們跟他們解釋說,加拿大社會的核心價值,就是有很多人願意出來當志工幫助別人,當你們自己有能力時,也要回饋社會,透過這樣愛的循環,社會才會更祥和,後來這些新移民也開始仿效慈濟當初的竹筒歲月,每日零錢存撲滿,然後捐給幫助敘利亞人的天主教教會,產生一股愛與善的循環。
  薛穎青說,自己當初踏上別人土地時,也是懵懵懂懂,所以知道剛移民時那種忐忑不安與四處求助無援的惶恐,而這些只要有人適時伸出援手,就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也才不會後悔走上移民這條路,這樣下一代才能脫離貧困、仇恨。
  其實,在加拿大才加入慈濟志工行列的朱啟誠,回憶起14年前全家剛搬到加拿大的時候,朱啟誠說,當時自己要上班,有一次下大雪,太太帶著4歲跟1歲的兒子去超市買菜,結帳時才發現,手推車不能推到100公尺外的停車場,當時望著滿推車的菜與牽著、抱著的孩子,正不知如何解決的時候,一個身穿藍天白雲的慈濟師姊走過來,主動幫忙看著菜,讓她帶著小朋友把車開到門來載菜,這也開啟了全家進入慈濟的大門,也開啟他們全家投入「愛的循環善門」。
  慈濟基金會表示,許多難民抵達救助國面對陌生的環境,從無助的恐慌心境到接觸到移民鄉親與慈濟海外志工陪伴下,看到了生存的希望與得到了生活依靠,一張張「帶著憂心來到陌生環境、到懷著感恩與歡喜心的相聚」照片,移民用「善與愛」幫助新移民的大愛精神,正在各地發揮「善的循環」,也是「慈悲與愛」的善念,正在各地傳承發揚!

圖:加拿大的慈濟志工與敘利亞移民合影。(慈濟基金會提供)
圖:慈濟志工幫忙組裝家具。(慈濟基金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