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里鎮代會日本京都大阪等地區考察之行(八)
記者潘青/報導然而很不幸的,在1950年(日本昭和25年),舍利殿因為一名名為林承賢的見習僧人(當時21歲)放火自焚而完全燒毀。就連供奉於殿中的國寶、足利義滿像等也一同化為灰燼。現存的舍利殿是1955年(日本昭和30年)根據原樣重新修復建造,重建後的舍利殿沒有被指定為國寶。1987年(日本昭和62年)全面換新舍利殿外牆的金箔裝飾,足利義滿孫子第8代將軍足利義政學其祖父建造了銀閣寺。金閣寺的庭園是採淨土庭園的形式,整個庭園是對往生極樂世界的想像與模擬,鏡湖池就是佛經裡預言的七寶蓮池,池中用各色奇岩來代表九山八海。至於金閣寺的焦點-金閣則是日本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之一,燦爛的金色樓閣,倒映在碧澄澄的池水中,襯上不遠處的衣笠山及滿園扶疏花木,美不勝收。
整座樓閣分成三層,每層都各有不同的名稱與特色;第一層是「寢殿造」風格的阿彌佛堂,取名為「法水院」(延續了當初藤原時代樣貌屬寢殿造風格,也就是平安時代的貴族建築風);第二層是「書院造」風格的觀音堂,叫「潮音堂」(鎌倉時期的一種武家造,意指武士建築風格);第三層也是最高的一層,採用禪宗的風格蓋成佛殿,是中國(唐朝)風格的「究竟頂」(屬禪宗佛殿建築)。屋頂則採寶塔型,上面立著一隻正在展翅的鍍金鳳凰,醒目而尊貴。三種不同時代不同的風格,卻能在一棟建築物上調和完美,是金閣寺之所以受到推崇的原因,除此之外,效仿自衣笠山的池泉洄游式庭園裡有許多風格別緻的日式造景,讓它成為室町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名園。
圖:玉里鎮民代表會國外考察,主席呂理忠伉儷及代表俞玉華攝於金閣寺。(代表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