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7日 星期二

好客文化會館進行復舊工程

好客文化會館進行復舊工程

記者張麗英/報導
  花蓮市好客文化會館工程正如火如荼進行中,這座朝向「歷史建物」目標整修的會館,聘請具有建築背景的文化資產委員,針對日式建築復舊工法提供專業意見,並且增聘森林系教授協助建物木材鑑定,市公所盼望這座文化館除了成為客家人文事物薪傳子弟的重要會址外,也能夠完整記錄日式傳統建築工法,未來還能夠成為花蓮市重要的文化資產,成為「活的教育館」,讓更多花蓮子弟認識這塊土地的點滴故事。
  市公所積極推動客家事務,備受肯定,再獲客委會核定經費,從104年初開始修建位於復興街巷弄內的四棟日式建物,成為「好客文化會館」,未來將成為花蓮市的客家文化,行銷客家特色的基地。

聘請文化資產委員 給予專業建議
  經過調查,這四棟日式建物應為「判任官舍」,為了完整保存、修復此建物,這次工程施作以「歷史建物復舊」方向進行,市公所特地聘請兩位文化資產委員,擔任此專案諮詢委員,他們分別是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的張崑振及符宏仁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他們都具有建築設計背景,專長為古蹟保存與再利用及古蹟修復規畫設計,對於這次工程案規畫設計、工程施作過程,都給予相當多專業建議。
  市公所表示,根據調查,這四棟日式建築其中兩棟的由來,是根據1922年台灣總督府發佈「臺灣總督府官舍建築標準」,當時總督府對於日式宿舍的分配依據官等的大小是有一定的類型規定。宿舍分八等級分配,每一等級所分配皆不同。建築形態分為「高等官舍」高而低區分第一種、第二種、第三種、第四種四個等級;「判任官舍」由高而低區分為甲種、乙種、丙種、丁種四個等級,目前整修的兩棟依建物,依照坪數判斷應為 「判任官舍」甲種及乙種。
  兩位文資委員一致認為這兩棟有其文化價值,和現存整理好的建物如松園及文化創意園區等公共建物不同;由於城市景觀的快速演變,現代化的鋼筋混凝土建築逐步取代木構造的城市街景,為保存此段歷史記憶時空及光復後客家人繼起發生於地方的人事時物等故事,建議以復舊工法進行修復。

原地拆解紀錄施工 傳統木作工法修繕
  現在工程正在進行中,其中一棟的原始木料已經完全拆除,市公所還增聘花蓮農校森林科主任謝仁壽協助木料識別鑑定,他說,這些高齡80老屋子樑柱所用的木料都是檜木,經過拋光處理後,還可以再使用,這些木料也為這座老建築增添許多文化故事與記憶的味道。
  未來這座客家館將成為客家人文事物薪傳子弟的重要會址,同時建議以現地拆解紀錄施工方式及日式傳統的木作工法進行修繕工程,未來將依循文化資產保存法等相關法規爭取為花蓮縣的歷史建築,以使其受文資法的保障,並可依文資法內所指示的保存利用方法及營運管理方式執行永續的管理及維護。

 圖:花蓮市好客文化會館朝向「歷史建物」目標整修。

圖:文資委員及專家勘察復舊工程,給予許多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