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3日 星期二

花蓮慈濟醫院、長弘生技、美時製藥合作 本土開發惡性腦瘤標靶新藥臨床試驗即將展開

花蓮慈濟醫院、長弘生技、美時製藥合作
本土開發惡性腦瘤標靶新藥臨床試驗即將展開

記者吳思怡/報導
  花蓮慈濟醫院、長弘生物科技公司與美時化學製藥於5月22日下午簽訂共同開發合作備忘錄,三方結合標靶新藥Cerebraca wafer及美時自主開發之腦癌學名藥Temozolomide合併治療多型性神經膠母細胞瘤 (Glioblastoma multiformis, GBM),臨床試驗將在六月展開。
  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長弘董事長周姵妏與美時業務處處長官世昌於5月22日下午二時於慈院和氣會議室舉行簽約記者會。慈院研究部團隊、慈濟創新研發中心副研發長韓鴻志教授、技術長張嘉佑以及慈濟志工等多人蒞會見證。
  惡性腫瘤持續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根據美國癌症協會 (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ACS )以及美國腦瘤病例登錄中心 ( Central brain tumor registry, CBTRUS ) 報告顯示,每年約有兩萬筆的腦瘤新病人被確診,而臺灣每年約有600名惡性腦瘤新病例,以最近2014年的統計,惡性腦瘤738例中有339例的多型性神經膠母細胞瘤。
  多型性神經膠母細胞瘤是相當惡性的腦部腫瘤,腫瘤一個月內最快可長大十六倍,此擴散程度迅速又難以根除的原發性腦瘤經切除後復發率非常高,一旦確診通常已是晚期,而確診為四級GBM的病人,平均存活時間只有十二至十八個月,五年存活率更只有百分之三點四。醫學上現有治療惡性腦瘤的方式包含手術治療、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效果仍有限。
  長弘生技於五年前技轉花蓮慈濟醫院與國立東華大學之關鍵技術,開發治療腦部惡性膠質(Glioblastoma)瘤標靶抗癌藥物Cerebraca wafer;Cerebraca wafer會緩慢釋放擴散至周邊腦組織,清除手術未摘除乾淨的腫瘤細胞,藉由抑制DNA修補基因MGMT使得對Temozolomide產生抗藥性的惡性細胞能再度被Temozolomide殺死。目前,Cerebraca wafer已取得臺灣、中國大陸、美國、日本及歐盟等多國專利;二○一六年八月起更陸續通過美國藥物食品管理局 (FDA)及台灣衛福部 (TFDA) 之新藥臨床試驗許可,並於今年一月簽約委託花蓮慈院進行第一期臨床試驗。
  美時的化學治療藥物Temozolomide已於臺灣上市超過五年,亦是美時首個行銷至全球抗癌藥物,此次與長弘生技新藥開發團隊及花蓮慈濟醫院的合作,可望有效降低Temozolomide的抗藥性。對於此次跨學界、產業界的合作,美時總經理王憲政表示,相當榮幸且樂見新藥療法幫助更多癌症病人改善生活品質。
  林欣榮院長指出,慈院癌症醫學中心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團隊在腦瘤的治療上醫術精湛,神經外科邱琮朗主任所帶領的團隊在腦瘤摘除手術與治療臨床經驗豐富,三方合作的成果令人期待。
  花蓮慈院於今年一月起先後與國璽幹細胞公司、臺灣粒線體公司、美商永生臍帶血公司簽約合作,計畫執行「以自體脂肪幹細胞(ADSC)腦部移植治療陳舊性腦中風」、「運用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巴金森病」以及「以人類臍帶血單核細胞治療腦中風」等人體試驗,治療腦部惡性膠質瘤的新藥臨床試驗則將在六月開始收案。

圖:(右起)長弘生物科技董事長周姵妏、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與美時化學製藥業務處處長官世昌簽訂合作備忘錄。